当诸葛亮遇上大学生,北伐还能成功吗?
文案·录音 | 娜慕恩
推送排版 | 陈韵如
视频制作 | 蓝小澍
审核编辑 | 陈榆欣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传说公关,我是小编娜慕恩。
近期,北伐战争跟大学生来了一次梦幻联动。“假如诸葛亮带着大学生北伐”话题在各大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诸葛亮带着大学生参加北伐战争会发生什么?
传说公关解析“大学生跟着诸葛亮北伐”
网友在抖音发出提问截图
这个问题一经发出,许多大学生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代入到参与北伐战争的过程,“有偿找北伐指导”、“我赌明天北伐不点名”,话题底下有着各种各样的回答,还有人开玩笑地评价说诸葛亮要是在战场上采取学分制度,大学生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出发前线战斗。
大学生们充分地将想象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带来笑料。
抖音热评和博主二创截图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网友们各式各样地举例,博主们也迅速抓住热点进行二创,加强社交互动,进一步扩大了话题的影响力。
而“诸葛亮带着大学生北伐”这个话题为何突然如此火爆?
作为一个教科书级别经久不衰的历史典故,诸葛亮北伐本身就极具话题度,它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跨时空地结合,使其具有了时代性、创新性和故事性。
跨时空话题受大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们能够将过去的历史人物、事件与现代社会的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新颖、有趣的话题,引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大学生们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一本正经地搞笑”总是他们的拿手好活。“墙墙找一下对面连的士兵的联系方式”、“他走了”……类似的回答看似正经,实则句句有梗、引人发笑。
大学生去北伐的情景是虚构的,但每个人的回答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网友画的诸葛亮带大学生北伐的幽默漫画
(左右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无厘头的表现形式巧妙地利用了荒诞与真实的错位关系,在真实与虚假的冲突之中,产生喜剧因素。
随着社会网络发展,“自嘲文化”也在不断更新迭代。“自嘲文体”是折射社会心理的一个重要载体,自嘲话语的背后映射着社会现实和个体心态。
大学生在过去是一个褒义词,而现在却成了“清澈又愚蠢”的代表。许多大学生称自己是个“脆皮大学生”,要是跟着诸葛亮北伐,必然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在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内卷化严重,自嘲现象不仅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倾向,也是数字化交往群体的心理驱动。这种行为能够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帮助青年群体自我调适并释放压力。
不论是跟着诸葛亮北伐,还是自称“脆皮大学生”,我们都能看见年轻一代利用网络热点嘲弄现实,将现实中的问题在网络话题中进行解构,不仅具有幽默感,也具有话题度和传播影响力。
而他们的自嘲在某种方面也是自救,其豁达乐观的心态恰恰是对抗压力的利器。
好了,本期的传说公关到这里就结束了。对于大学生跟着诸葛亮北伐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互动留言哦!我们下期再见。
往期热文推荐
更多精彩合集
点击下列合集标签查看
# 时事资讯播报
# 传播理论科普
# 业界大咖讲座
文中图片皆为网络资源,仅供学术研究之用。
若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
cuc_pr@163.com。